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甲状腺肿大能吃牛羊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甲状腺肿大能吃牛羊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糖尿病人可以吃海鲜之类的食物吗?
可以吃的,海里的鱼虾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只是需要控制摄入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吃海鲜的时候,应该确定一下您的血糖是否处于比较理想的范围以内,若血糖不太稳定,最好要特别控制量。
您好!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问题。
如果患有糖尿病的同时伴有痛风或者尿酸偏高的情况,这种人群不建议吃海鲜食物。
因为大部分的海鲜,特别是贝类的产品。
适当食用海鲜可以补充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矿物质锌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同时搭配一些新鲜的蔬菜,主食建议吃一些粗杂粮,对控制血糖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另外,如果糖尿病的病情比较严重,伴有肾功能衰竭等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的症状,那么就要减少海鲜食物的食用量,避免蛋白质摄入过高,增加肝肾负担,不利于病情的发展。
理论上,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海鲜的,
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际上,有糖尿病的人没有什么不能吃的,只是看你会吃不会吃,因为糖尿病饮食控制要控制的是吃进去的食物最终能为机体提供多少热量,而不是控制吃什么或不吃什么,所以海鲜当然能吃,而且还会建议用海鲜代替牛羊肉尤其是猪肉,为什么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为人体提供热量的三大营养素,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指主食,人体60-65%的热量由主食来提供,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是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点,要求不能过量,一般人每天有4-6两即可。碳水化合物每1克可以产生4.1千卡的热量。
脂肪主要是指动物性食物中的肥肉以及植物油,每克脂肪可以产生9.3千卡的热量,产热量比较大,因此每天的饮食中要严格限制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建议是每天不超过25克即半两。
蛋白质则主要富含在动物瘦肉、牛奶、鸡蛋、豆制品中,它的产热量与碳水化合物相当也是每克产热4.1千卡,但比碳水化合物更耐消化,因此对增强饱腹感有很大的帮助。更为关键的是,人体在对脂肪的利用过程中,只有脂肪与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后才具有游离性,才能随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供组织细胞所利用,所以每天的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必须有足够的保证,通常要求有半斤牛奶、一颗鸡蛋以及二两瘦肉或豆制品才能满足需要。
而海鲜的主要成分是优质蛋白,相比于猪牛羊含有少量饱和脂肪酸来说,其含有的脂肪酸是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更适合人体补充优质蛋白,是动物性食物中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吃点海鲜是有益处的。
需要提醒的是,海鲜本身含盐量较多,在吃的时候应避免加过多的盐,且海鲜属于寒凉食物,体质偏寒的人不宜多吃,可配生姜一起吃以去寒气‘。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您好!我是营养师王喜萍,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糖尿病人是可以吃海鲜类的食物的,但要看具体情况。
海鲜类食品营养较高,富含蛋白,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维生素A、D,多种矿物质元素,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糖尿病人是可以食用的。
糖尿病人,主要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代谢障碍,主要限制的应该是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没有并发尿酸过多,痛风症、皮肤瘙痒,肾病等前提下,对海鲜类的食物是可以食物的。
糖尿病人吃海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要选择自身不过敏的海鲜类,避免食用后出现皮肤过敏,发痒的现象,因为糖尿病人因代谢障碍出现酮症易导致皮肤发痒,个别海鲜食用后,容易引发过敏。
2.对于伴有肥胖、出现高血脂等并发症的糖尿病人,不要吃鱼籽,蟹黄,鱿鱼等胆固醇较高的海鲜类。胆固醇较高,不利于病情的防治。
3.不要超量使用海鲜类,虽然海鲜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并且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但也不必超量食用,建议每周吃1-2次,每次不超过100-150克,摄入过多,大量的蛋白质[_a***_]代谢,要产生等含氮化合物,要通过尿液排除体外,同时要排出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4.吃海鲜时要注意吃新鲜的,加热必须彻底,因某些海鲜会有寄生虫的污染,细菌的污染等,病毒感染等,导致食物中毒或传染病的发生。
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是:在限制总能量的前提下,同类食物之间、异类食物之间可以进行等能量的交换,实时监测病情,每天监测血糖尿糖的水平,饮食控制为主,主要控制高碳水化合物,优选生糖指数低的食物,如薯类,杂粮,高膳食纤维的蔬菜,平时注意体育锻炼,必要时使用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并发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甲状腺肿大能吃牛羊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甲状腺肿大能吃牛羊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ytjk.com/post/68801.html